2019
-
05
-
06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座城市的旅客吞吐量占据全国的23.3%,而货邮吞吐量更是占据全国的48.8%,航空业在今天的集中程度之高,仍然令人惊奇。G货运G客运民航局公布了2018年各大机场吞吐量排名,统计了TOP20机场的数据,这些数据主要以客运为主:▼01北京首都机场的吞吐量首次突破一亿人次,居亚洲第一,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的亚特兰大机场。如果以城市为单位来统计,上海两大机场的吞吐量合计1.18亿人次,超过北京和香港,居全国第一。TOP10机场中,有8个机场在南方,只有2个在北方,分别是北京和西安。TOP20机场中,有14个在南方,6个北方。足见南方的商务活动量远超北方。和2006年的排行榜相比,有这样几个显著的变化(以下数据只统计内地机场):2006年,北上广三大城市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的36.5%,到2018年,这一比例降至23.3%。显示机场这种昂贵的基础设施,不再只是一线城市的特权,二三四线城市也在抢食这块超级蛋糕。主要城市中,进步最大的当属石家庄、珠海、天津、郑州,分别从2006年的第50名、47名、30名、22名升至2018年的34名、35名、18名、12名。石家庄从第50名升至34名,进步幅度堪称最大,目前吞吐量已达到千万级,在北京、天津两大机场的虹吸效应小,能有如此进步,殊为不易。珠海是一个人口不到200万的小城市,但其航空吞吐量却是千万级的。2018年吞吐量达到1120万人次,和宁波、石家庄、长春相当,超过合肥、无锡等经济大市,也超过丽江、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,足见珠海对商务和旅游客群的吸引力。天津机场的进步是很大的,从30名升至18名,但其存在感仍然不高,吞吐量不仅远低于其他直辖市,也低于中西部强省会城市。天津机场的吞吐量不高有三个原因,一是因为和北京近,虹吸效应明显;二是缺乏中转客流,主要为目的地客流;三是本地商务活动不够活跃,同样以目的地客流为主的深圳,吞...